第77章 安抚

惊鸿鹊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下书阁 www.xiashuge.com,最快更新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李青鹤看娘子的神情,立马轻声安慰道:“娘子不用担心,你无论什么样子在我心里都好看。”

    叶柔瞪了他一眼:“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个做什么。”

    扶着李青鹤的李延宁看着爹娘众目睽睽之下的互动,强行被塞了一嘴狗粮。他反正已经习惯了,李延峰和吴家兄弟三个毛头小子第一次见二叔(二舅)这样,都有些惊讶。

    顾淮谨看着李青鹤和叶柔,想着若是他娘遇到的是良人,是不是就不会……

    离得近的一个婶子也听到了李青鹤的话,打趣道:“李老板和老板娘感情真好,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蜜里调油似的。”

    叶柔被打趣的脸一红,还好脸肿着看不出来。

    李青鹤笑呵呵地再次谢过众人后,一家人终于回去了。

    大石和阿福早就牵着骡车和马车在衙门外等着几人了。李延宁将父母和兄弟先送回县里的李宅,让吴大夫看诊。自己则驾着骡车去和兴食肆接蒜头等人。

    食肆里,蒜头等小乞儿帮石大娘和帮工、小二将食肆简单收拾了一番。被砸坏的桌椅已经收拾起来抬去后院,碗的碎片装了好几个桶子。连今天刚的炒菜也被波及,很多都被掀翻在地,石大娘也收拾起来装进桶里。

    一向热闹,充满烟火气的食肆突然间冷清下来,令人心中难受得很。食肆请来的几个帮工和小二看到小老板从骡车上下来,一脸担忧又都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延宁安慰几个帮工和小二道:“大家不用难过,方大人已经还我们食肆清白,也把污蔑和殴打我们的人杖打并押入大牢。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若是刚刚有受伤可随我回李家让吴大夫看看,若是无碍可以先回去休息。食肆再开业的时候,还望各位准时上工。”

    几人一听方大人已经还食肆清白,且食肆还能再开下去,都喜笑颜开。他们特别担心和兴食肆会倒闭。

    秀越县其他食肆给帮工和小二开的工钱都没有和兴食肆的高,也没有比李老板、老板娘还有小老板更好的东家了。

    几人说了几句吉祥话,都表示无碍,先回家了。

    在食肆被砸,爹娘被打的关键时刻,蒜头这几个孩子能挺身而出,李延宁是有些出乎意料的。他看着这几个孩子被打的鼻青脸肿,还不忘帮助李青鹤和叶柔,心里很受感动。这些孩子都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

    李延宁摸了摸这五个孩子,真心道:“谢谢你们。”

    蒜头道:“不用谢,李老板和老板娘对我们很好,你也对我们很好。”

    李老板和老板娘经常给他们留吃的。自从他们跟了宁哥,每天肚子都吃得饱饱的。宁哥不仅教他们本领,还教他们识字……

    不说他们都是贱籍,就是良民又有多少孩子能识字呢?看着李老板和老板娘受人欺负,他们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这个时代除了士、农、工、商四个等级还有贱籍和奴籍。贱籍包括丐户、乐户、娼妓等,很多是罪臣之后,籍贯代代延续。

    奴籍便是因为家庭或者其他原因被卖给有钱人家当下人,在卖身契上按下手印后失去自由的人。

    奴籍若是家人攒够钱愿意为其赎身,主人也愿意放籍,可以重获良籍。而贱籍想要脱籍就难了,除非立下重大功劳,获得恩典。

    李延宁看着这些纯真的孩子,他了解过,这五个孩子中有三个的父母是丐户,有两个母亲是乐户。因为父母双亡,他们便跟着一个老乞丐到处乞讨。

    去年春天老乞丐病死,孩子们由一个叫小暖的大孩子带着,可后来小暖被陶少爷的马踏死。蒜头就成了孩子头,带着他们到处乞讨,发现和兴食肆的老板最和善……

    李延宁道:“宁哥真心问你们一句,你们愿意跟着我们李家吗?宁哥没有能力改变你们的户籍,但可以给你们提供改善生活的机会,只要你们愿意,可以努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蒜头问:“什么机会?”

    李延宁道:“我们家有很多活要干的,你们愿意来干活的话,我开工钱给你们。比如,算术学得好的可以在柜台收账,厨艺好的可以当大厨,想种田的我家也有田,想做买卖的可以跟着我舅舅。当然还愿意跟着我的我更高兴。”

    李延宁看向唯一的小女孩道:“想学刺绣的话可以跟我大姐学。”

    贱籍受人歧视,能做的工作都是低贱没有人愿意做的。李延宁说的这些都不是他们这些贱籍人有机会做的。他们哪有不愿意的?

    李延宁看着小孩们亮晶晶的双眼,又补充道:“当然,我家也不是开慈善的,起初你们什么都不会,学徒期间只有三餐和冬夏的衣物,等能正式上岗了,就能领工钱。”

    五个孩子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当学徒,只要能吃饱干什么都可以。而且他们都知道宁哥不会骗他们,李家人都是大好人。

    李延宁问:“你们有正式的姓名吗?”

    五个孩子摇头,别说正式姓名了,他们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大多连自己父母都没见过。现在的名字都是老乞丐随便叫的。

    李延宁叹了口气道:“那要是不建议的话跟着我姓李吧,我给你们取个新名字如何?”

    孩子们自然没有意见。

    “那蒜头以后大名就叫李狻,小六叫李陆,小洁叫李洁,小仔叫李载,柱子叫李杼,行吗?”

    孩子们念着自己的名字,激动又欣喜,他们有大名了!

    李延宁也高兴道:“现在你们都先跟我回家,让吴大夫看看你们的伤口。”

    李延宁拉着五个孩子回到县里的李宅。进后院,见吴大夫正为家人朋友挨个诊脉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