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火炮

随笔道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下书阁 www.xiashuge.com,最快更新南明义军最新章节!

    “我决定组建第三镇,号克武镇,就由韩雄出任统制,这些时日要尽快补齐军仗,兵员由辅兵营里再次抽调”

    孟浚坐在书案前对着下方的杨恩说道,杨恩坐在下方,听到后抬起头看向孟浚,只是书案前的文件堆的太高,杨恩看不见孟浚的表情。

    “再次组建新镇,军饷钱粮倒是能维持,只是甲胄奇缺,军官不足”杨恩停下手中的笔道。

    “甲胄不全那就慢慢配,架子先搭起来,军官就由韩雄自己提拔吧”孟浚听到杨恩的话头也不抬的回道。

    “这……人事军权归于一人是否有些许不妥”杨恩听到后有些迟疑的说道

    “这些事先不用考虑,清兵恐怕大举进攻在即,一切以大局为重,再说了那么多合格军官上哪找去”

    “是大都督,那我就先安排武库清点装备,提前预备好”杨恩点点头道。

    又过了片刻杨恩似乎是想起什么又开口道“对了大都督,之前俘虏的两个李部的参将怎么处理”

    “参将?哦,哦,那两人啊”孟浚拍了一下脑门,事情太多了,把那两人忘了“一个叫杜永和,还有一个叫什么来着”

    “大都督,另外一个叫郭虎,这两人已经关押了这么久,都督打算怎么办”

    “高易,进来”孟浚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大都督”

    “你去把杜永和还有郭虎带过来”

    高易抬头看了一眼孟浚,一头雾水的问道“谁是郭虎杜永和,他们在哪”

    “是击溃李成栋那一夜的两个参将,俘虏,在大牢里”杨恩开口解释道。

    高易听完后恍然大悟,道“是,我这就去”

    片刻后,杜永和还有郭虎两人就被带到孟浚面前,两人蓬头垢面,夏季天气炎热,这么久又未洗漱,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这两人一见到孟浚,这么大的人了,竟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委屈,孟浚见状有些尴尬道“高易带两位先去洗漱一番,换身干净的衣服,晚上再见面细聊”

    “这高易,也不懂的带他们洗漱一下,这样子带过来还怎么说话”孟浚翻了一下白眼随口说道。

    “都督想怎么用他们”杨恩有些好奇的问道。

    “先带在身边参赞军务吧”孟浚想了一下又说道“毕竟是多年的老军伍了,先带着看看吧”

    “高易……”孟浚刚刚向着外面喊了一声就想起高易这时不在身边,带着两个降将出去了,索性孟浚站了起来对着杨恩道“慕德,你先忙吧,我出去一趟”

    杨恩立刻站起身来对着孟浚施了一礼道“都督请自便”孟浚点了点头朝着门外而去。

    高易不在身边,孟浚便叫了几个脸熟的亲卫护卫在身边,前几日就要去军器监看造炮的工匠,一直没去成,今日正好抽空去看一下。

    来到了军器监,孟浚在朱图的带领下见到了这位铸炮大师傅,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正蹲在一旁看着造好的熔炉,手上拿着纸嘴里不停的在算些什么。而旁边几名学徒正在往炉内倒青铜料,这位师傅回头看了一眼孟浚,见朱图站在一旁,便站起身用些许疑惑的眼神看向朱图。

    孟浚见此便开口道“请问先生怎么称呼”

    “不敢当先生这个字眼,老汉姓米,单名一个顺字”米顺有些受宠若惊,急忙弯腰回道。

    “米师傅这火炮铸造一门耗时多久”孟浚直接开口问道。

    “一般情况下从头开始铸炮大概三个月,不过可以多制作些模具,三月后便可一次性出多门火炮”

    听到这么长时间虽然孟浚心中有了一些准备,但还是难忍失望之情,万事开头难啊,孟浚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

    随后孟浚又详细的询问了米顺的制作工艺流程,才知道了原来是泥模铸炮,而且也不是铁炮,乃是青铜炮,在孟浚询问为何不用铁炮铸造后米顺解释道铁炮太过于脆,开不了几炮就会炸膛,而青铜炮虽然造价贵了几倍,但是胜在稳定。

    而所谓泥模铸炮法,就是用舂得极熟的粘土制成模具后慢慢阴干,或者用炭火徐徐烘透,只制模的时间,最少一个月,最长三个月,耗时极长,而且一模一炮,不能重复使用,而一旦模具未干透或粘土未舂熟,就会铸造出残次品,火炮极易炸膛。

    而米顺造过的火炮,炮身六尺半(196厘米)射程可达五百步,重达一千二百斤,触之必死,绝无幸免的可能,在孟浚问其有无四五百斤的短程炮可以随军野战之炮时,米顺挠了挠头道“老汉见过那种小炮,我是没造过,不过应该试试还是能造出来的”

    最后在离开之时米顺保证只要材料充足三月之后就会有十门炮可以造出,只是必定会有些残次品需要回炉重造的,但是以米顺的经验来说最多三成损耗,听到这孟浚满意的点点头,三月后有七门炮也不错。

    孟浚刚刚回到府衙,就看到张博坐在堂内,孟浚一踏入门口,张博就站了起来拱手道“大都督”

    孟浚一看到张博,内心咯噔一下,但还是点头对其示意道“来书房”

    到了书房内,张博急忙开口道“大都督,家父的挚友又发来了密信,言洪承畴在江宁大开府库,大批的钱粮甲胄运出城去,同时柏永馥面见了洪承畴,两人相谈甚久,家父挚友直言洪承畴此次必定会来攻苏州”

    听到这孟浚点了点头道“骥康(张博表字)替我谢谢你父亲,你带过来的军情十分重要”

    孟浚有些汗颜,自己组建了探听司,钱先拿出来三万两,结果屁的消息都没有回来一个,就是八卦消息都没有,还不如张着的朋友消息来快。

    孟浚听到后并没有特别惊讶的情绪,知道清军肯定会来,就是这个柏永馥是什么角色,自己实在是一无所知,想到此孟浚开口道

    “我已组建了探听司,专门查探江南清军的动向,只是探听司刚刚组建,如今百废待兴,必安对江南各地士绅多有些不了解,我想请骥康先去帮忙,你看如何”孟浚站起身诚恳的向张博说道。

    “固所愿也,在下万死不辞”张博拱手沉声道。

    “好,骥康就先暂任探听司副指挥使,情报就是我的眼睛,有了千里眼,战打起来事半功倍,在江南之布局就拜托骥康了”孟浚看着张博道

    “是,大都督,卑职一定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