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李达渊的选择

随笔道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下书阁 www.xiashuge.com,最快更新南明义军最新章节!

    如江南百姓为了衣冠荣辱,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死难无数,这李达渊身为大明进士,享受了国家优厚的待遇,不说为国尽忠,竟然带头剃发降清,更不用说那么多财富肯定都是贪污腐败得来的,正好撞在自己手上了,那找李老爷的麻烦,那自然也是于情于理。

    孟浚心中这么一想,还别说,这心情一下子就美好了起来,搞掉这李达渊,震慑一下降清的士绅,得让他们知道降鞑子可是有风险的。

    午后,雨渐渐的停下来,孟浚见这天色渐好,随即带着骑兵五百多人,朝着李家庄便赶了过去。

    李家庄外,孟浚领着五百骑卒,浩浩荡荡出现在村口,李家庄的围墙并不高,孟浚拿出腰间的千里镜,目视过去约有两米的高度,这种矮墙根本阻挡不了孟浚。

    大股骑兵一出现,庄墙上一片骚动,敲锣声一刻不停的响着,不一会儿,有一人举着白旗,战战兢兢的走了出来,人一出来,后面的大门啪的一下就关了,关门的声音,让那人不禁的颤抖起来,不过刚刚走了几步,眼前那凶神恶煞的战马,还有顶盔持枪的骑兵,直吓的那人怪叫一声,扔下白旗转身就往庄内跑,可惜门已经关紧了,他不住的拍门哭喊着,却没有人搭理他,门更是半点动静都没。

    “额…………”也许是惊吓过度,那人哭喊了几句,忽然间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孟浚看着眼前的闹剧,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还一句话没说,就先吓晕了一个人,孟浚拨马上前。

    只见庄墙上露出一个壮年人的脑袋,他朝着孟浚大声喊道“各位好汉,庄里地方太小了,招待不了诸位好汉,请好汉退后一些,我给各位准备了五百担粮,一千两纹银,各位拿了粮食银子就请速速离去,就不留各位好汉吃酒了”

    孟浚看着庄墙,墙上人影绰绰,守墙的人看来不在少数,这下有些挠头了,来的匆忙,都是骑卒,虽然墙不高,也不厚,但也不是手上这骑兵可以轻易攻破的。

    当然要是铁了心要拿下庄子也是轻而易举可以办到的事,回头调集步兵,火炮拉过来,一轮炮击,这墙就得塌了,不过这一来一回,最少要耽搁两三天时间,两三天时间自己都能抵达松江城下了,这着实让孟浚有些举棋不定。

    “李全,这李老爷家的钱粮物资都在这庄子里吗”孟浚转头询问道。

    李全摇摇头道“那倒不是,银子具体藏在哪我也不知道,只有李家人知道,不过粮食我知道的就有两处,一处就在庄内的粮库里,一处在松江城西北方向的陈村里,那是李老爷二儿子李烁妻家所在地”

    最重要的银子没找到,这李家粮食也不算多,还分了好几处藏,孟浚觉得鸡肋这个词,很适合现在的自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孟浚想了想,还是给这李达渊一个机会,若是剪辫反正,那自己要点粮食补充一下军需就算了。

    “俞安,上前喊话,让庄里派个说的上话的人”

    “是都督”俞安快速拍马上前,距离庄前一箭之地,拉紧马缰,停下马蹄,朝着墙上喊道“上面的人听着,我们乃是大明义军,不是匪寇,找个说的上话的出来”

    庄上一阵骚动,片刻后,有一人坐着吊篮慢慢的垂下来,俞安带着那人来到了孟浚的跟前。

    “参见大都督,小人是李家庄的管家李德,请大都督有话示下,小人一定把话带回老爷的”李德一见到孟浚,立刻便跪了下去,脑袋垂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说道。

    “让李达渊剪掉辫子,举庄归附,否则的话,李家老小,鸡犬不留,记住本督的话一句不落的说给李达渊听,就给你们半个时辰时间”孟浚说完后一挥手,让俞安把李德带走。

    一刻钟后,李家宅院内,李家父子三人齐聚一堂,李达渊满脸铁青的听着李德的话,多少年了,还没有人敢这么跋扈,居然说要杀自己全家,自己好歹也是大明致仕的老臣。

    改朝换代了,那么多人都降了,你这劳什子都督偏偏拿自己开刀,李达渊人老,心却是如明镜一般,在大明朝廷内混了这么多年,朝廷是什么情况,他一清二楚,他知道以南明那些同僚,那是绝对打不赢八旗铁的,自己这时候剪辫归明绝不是明智之举,可若是不剪,眼前这关都有些难过。

    “李德,那些人都是骑兵是不是,你有没有见到步军”李达渊眼神有些游移不定的问道。

    “回老爷,我看了,都是骑兵,没有步兵”李德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德你先下去”

    “是老爷”李德听到李达渊的话后,连忙应声而退出房内。

    李达渊不停的来回踱步,不一会儿,转身问向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两个什么想法快说吧,家族的身家性命都在今日了”

    老大率先开口道“父亲,依我看,这群人都不一定是明军,也有可能就是一群土匪,故意骗我们开庄门的”

    老二摇摇头提出反对意见“土匪可没这么多马,那群人说是明军,估计不是骗我们的”

    “那怎么办,剪辫?”老大惊疑的问道

    老二李烁确是坚定的说道“不,不能剪辫,这大清朝将来必得天下,这时候若是不坚定立场,将来如何在新朝立足,这些都是骑兵,绝对不可能打上庄子,庄子里壮丁两千多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刚刚那个骑兵喊的话大家也听到了,义军,这说明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庄外的两三百人估计就是全部的精锐了,父亲,关键时刻,我们千万不能站错队”

    李达渊背着手,两只手交叉,不时的握紧拳头又松开,是啊,关键时刻,自己不能站错队,不过万事不是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自己得做两手准备,绝对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想到此李达渊沉吸一口气,沉声道“李华,李烁,你二人把家中三个孙儿藏在密道中,一但庄子守不住,你们就带着孙子逃出庄子,别往松江去,直接去江宁,万事要做最坏的打算,只要人活着回到南京,我李家照样在新朝富贵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