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扑朔迷离

三也三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下书阁 www.xiashuge.com,最快更新千羽谱:夜医最新章节!

    见捕快拿出笔和竹片,做好记录准备,沈元才挥挥手,示意楚成继续说。

    “我也记不得几日之前,韩胤告诉我,有个花名叫海棠的艺伎,来我店里,找那日当值的杨荣,向他交托了一桩委托。那艺伎倒十分舍得,给得酬劳异常丰厚,因而我记得此事。”

    “你可记得是什么样的委托?”沈元继续问道。

    “韩胤说,这事倒也挺简单,无非就是去抓两个医士,挑断手脚筋沉江。至于杨荣后来又将此事交托给谁,又办没办妥,我便不知了。”

    “你的供词,我等皆已记录在案,稍后便写入卷宗入库,如有虚言,你可知后果如何?”沈元生恐楚成诳语,又特地提醒道。

    “小人起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如有不实,甘愿遭天打五雷轰……”

    沈元送走楚成之后,坐在堂内,不由得开始桩桩件件地梳理起了最近发生的这些事件。德胜号布店的现场痕迹,也确实显示出,此事是人为纵火。而已经被烧成焦炭的韩胤,不出意外也是遭人杀害。

    行凶之人的目的,很可能便是藏匿在店内的牙郎手契。不管是蓄意谋杀还是被发现后失手杀人,总之当事人韩胤已死,牙郎手契也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当事牙郎杨荣,很可能在起火之后,便知自己接得这桩委托已经东窗事发,因而设法逃出城去,却又被盯上,斩杀于城外道旁。

    现如今,作为牙郎窝点的德胜号布店里,所有知道这桩委托内情的人,皆已遇害,沈元想着楚成交代的话,提到一个艺伎交托的此项委托。沈元思来想去,这桩委托决计不可能是这艺伎本人所发布的。她应当也是受人所托。

    一念及此,两种想法便在沈元脑海里激烈冲撞起来。想要破获这一系列的连环凶案,便要搞清楚此项委托的前因后果。要搞清楚这些事,以现在的线索便只有去找到这名叫做海棠的艺伎。

    可是理智告诉他,倘若自己去找了这名艺伎,能不能问出什么倒是其次,这名艺伎若是知道些什么,自然也难免遇害。

    想到若是艺伎知道内情便难免遇害,沈元当即从椅子上弹起,伸手便抓起放在一旁的横刀,飞快地向堂外冲去。

    安州城中,经营艺伎这门生意的,便只有城南暖香阁。喊来那位叫做海棠的艺伎,问一问便能知晓关于这桩委托的更多情况。

    沈元冲出门口,便解开一旁拴马桩上拴的一匹马,骑上便走,却冷不防缰绳忽然被人拉住。沈元有些恼火,却看到一旁的孙镇和元庆。

    孙镇行礼,正要说话,沈元却一夹马腹道:“沈某有要务在身,得罪了,若有事,稍后再说!”

    说完,沈元便驭马,沿着道路飞驰而去。

    孙镇一脸不忿,正要责骂沈元的怠慢,元庆却丝毫不以为意,翻身上马便追着沈元的方向奔去。孙镇见状,也只得收起心中不忿,亦是上马紧跟元庆。

    沈元在前方一路奔驰,他左手拽住马缰驭马,右手则自腰间掏出捕头的腰牌亮出,高喊:“捕役办案,无关人等速速闪开!”

    路中人见到沈元驭马而来,一早便纷纷闪避开来,加之这个时段路上行人本就稀少,沈元竟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来到目的地,暖香阁外。

    不同于一路街上的冷清,即使是此时的暖香阁,也仍有不少人来来往往,堪称热闹。装饰华贵的暖香阁三层小楼,与左右简陋的民居形成了鲜明对比。沈元飞身下马,循着楼中传来的丝竹之声奔了进去。

    门外,元庆与孙镇一前一后,见沈元停马进入,元庆亦是勒马停在门口。身后的孙镇则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暖香阁的大门。

    “捕头,大白天的跑这里来?元校尉,这沈捕头和传说中的不太一样啊。”

    元庆此时也是一脸苦笑,但想了想便偏过身对孙镇道:“没准是沈捕头发现了些什么事,来此处调查的。”

    说着,元庆二人也相继下马,将马牵到门口,将缰绳在拴马桩上系牢,方才一前一后地步入那暖香阁中。

    进得一层大厅,二人便见厅内摆着数十张几案,此时也已经人满为患。大厅正中,一名身着火红色纱衣,头戴银钗,面容艳丽,眼如秋波的艺伎一边抚着琴,一边唱着。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那艺伎唱得,竟是诗仙李白所做的一首艳诗,名曰《对酒》。一曲终了,伴随着艺伎的歌声,厅内坐着的人纷纷举杯,在台上艺伎的如丝媚眼中将杯中酒饮尽。

    “我道今日怎地如此热闹,原来竟是暖香阁的头牌牡丹在此镇场。”孙镇一边专注地盯着台上的艺伎牡丹,一边喃喃道。不料这话,却正被一旁的元庆听了个清清楚楚。

    “怎地?刚还有脸说人家沈捕头,你这么懂,莫不是这里的常客?”元庆哂笑着,对孙镇道。

    “没有,没有。”孙镇自知失言,赶忙试图补救:“我等常年走街串巷,难免有时站在门外,听听牡丹姑娘唱曲。”

    孙镇一边掩饰着,一边暗自在心中腹诽。元庆在军中之时,便最为厌恶属下出入风月场所。若让元校尉知道自己在军中便常常流连此处,只怕自己有三张皮也不够扒的。

    “行了,办正事。”元庆说道:“快找找沈捕头到哪去了?”

    孙镇依言,扭头向四下望去。沈元身穿一袭绿袍。在皆是素色的人群之中,应该很好找。但看了几圈,却丝毫不见沈元的影子。

    “你看看那是不是?”孙镇循着元庆所指,向楼梯上看去,果然见沈元拾级而上。两人立即便一同跟了上去。

    沈元来到二楼,立刻有接待的小厮迎了上来:“客来了?中意哪位娘子?我去为您喊来……”

    “有位叫海棠的小娘子,人在哪里?”沈元问道。

    小厮听闻沈元发问,却有些难色:“海棠,自昨日起,便不曾来过了……”

    “什么?她人去了哪里?”沈元抓住小厮,厉声喝问。